今年以來,隨著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的開展,從生產端到需求端到回收端,太原市到處可見一派生機勃勃的“新”氣象。8月5日,山西晚報記者從太原市發改委了解到,太原發布了關于《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方案》的解讀。
根據方案目標,到2027年,太原工業、農業、建筑、交通、教育、文旅、醫療等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30%以上;重點行業主要用能設備能效基本達到節能水平,環保績效達到A級水平的產能比例顯著提升,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、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超過90%、75%;報廢汽車回收量較2023年增加約一倍,二手車交易量較2023年增長45%;廢舊家電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30%;再生材料在資源供給中的占比持續提升,資源循環利用產業規模、質量顯著提高。
鼓勵汽車、家電、家裝以舊換新
汽車、家電等大宗消費品消費規模大、拉動效應強,是推進消費品以舊換新的重點領域。在關于《太原市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方案》的解讀中,汽車以舊換新,將依法依規淘汰老舊汽車,促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消費。
山西晚報記者了解到,近日《關于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》提出,統籌安排3000億元左右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,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。其中,汽車以舊換新方面,有這些政策調整。對按照《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》要求,報廢舊車并購買新車的個人消費者,由購買新能源乘用車補1萬元提高至2萬元,由購買燃油乘用車補7000元提高至1.5萬元。商務部負責人公開表示,“汽車以舊換新政策還要溯及過往,過去享受1萬元補貼的,也要按照2萬元的標準補齊,不能讓早消費的消費者吃虧,這也是政策銜接的一個體現。”
山西晚報記者走訪省城汽車市場發現,以某自主品牌為例,其針對品牌旗下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分別給予4萬元和3萬元的購車優惠,綜合至高補貼達5.5萬元。不少車型在現有優惠的基礎上,額外增加5000元至1萬元的置換補貼。營銷人員表示:“在相關政策出臺后,我們即刻啟動了調整置換補貼的方案,不僅覆蓋更多車型系列,還提升了優惠幅度。我認為,下半年車市車企會圍繞置換補貼展開激烈競爭。”
此外,太原在家電以舊換新方面,將引導企業開展促銷活動,開設家電以舊換新專區,鼓勵縣(市、區)出臺支持政策。在家裝消費品“煥新”方面,鼓勵開展舊房裝修、廚衛等局部改造,推廣適老化產品改造,鼓勵開展家裝促銷活動。
今年既有住宅自愿加裝電梯120部
在太原景秀小區,這一老舊小區加裝電梯,讓很多年老居民欣喜,他們不再需要費力地攀登樓梯。既有住宅自愿加裝電梯,成為老舊小區改造的重要環節,不僅減輕了老年人生活的不便,也提升了整體的居住條件。2024年,太原將實施既有住宅自愿加裝電梯120部。
按照工作方案,圍繞建設新型城鎮化,以城市基礎設施安全、綠色、智慧為方向,包括住宅老舊電梯更新、既有住宅加裝電梯、供水設施設備及管網更新、改造污水處理設施設備更新改造、供熱設施設備及管網更新改造、燃氣設施設備及管網更新改造、城市生命線工程建設、環衛設施設備更新改造、建筑施工設備更新改造、建筑節能改造老舊小區改造、舊房改造等。
在加裝電梯的同時,太原還將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668個;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支持住宅小區共用設備更新金額較2023年增長20%,到2027年增長70%;2024年完成全太原市建筑業設備以舊更新率3.5%,2027年力爭達到10%。
在市政域領域,太原也將在供水、供熱等方面持續更新:供水方面,到2027年完成老舊給水管線改造78.22公里,更換超期服役水表248188只;排水方面,到2027年基本完成排水檢測設備和污水處理設施更換;供熱方面,到2026年完成4個熱源廠部分熱力站集中供熱設備和13.1公里集中供熱管網改造;燃氣方面,到2025年完成老舊燃氣管網改造70公里,戶內燃氣立管更新改造6000余戶;環衛及園林方面,到2027年基本完成環衛和園林領域作業機具及轉運站設備更新。
支持公交、出租、貨車換新能源車
支持公交、出租、貨運車輛等領域新能源車型替代,公交車2024年增補更新428輛,到2027年達到1740輛,出租車兩年內完成更新8652輛,貨運車輛到2027年更新2265輛。
推進充換電基礎設施及“一張網”建設,推廣超級充電設備,老舊充電樁到2027年更新1700臺,公共充電樁數量與電動汽車數量比例穩定在1:8。
支持郵政快遞行業智能化裝備設施建設和更新換代,2024年主要品牌寄遞企業省級分撥中心更新率達到30%,2027年更新率達到80%。
推動醫療設備更新
推動醫療設備更新,鼓勵醫療裝備更新改造,拓展醫療健康數字化應用場景,推進前沿醫療裝備的技術科研與應用。
建設優質高效衛生服務體系,打造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體系,提高醫院病房配置標準,升級病房設施設備。
2024年,全太原市醫療設備更新1600臺(套),到2027年,醫療設備更新達到10000臺(套),病房改造2000間。
工業領域、老舊農機設備更新
圍繞新型工業化,涉及的行業包括鋼鐵、焦化、化工、煤炭、建材、電力、機械、航空、電子等,實施節能降碳、超低排放改造,進行數字化、智能化升級。
到2027年,煤電機組“三改聯動”基本完成,鋼鐵行業先進產能占比達到88%,焦化行業先進產能占比達到100%,全太原市具備條件的煤礦基本實現智能化。實施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項目更新改造,到2027年完成改造400戶以上。發揮工業高質量發展資金激勵作用,切塊專項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支持項目100個以上支持資金達到10億元。
堅持“農民自愿、政策支持、方便高效、安全環保”原則,加大耗能高、污染重、安全性能低的老舊農機淘汰,加快先進適用、節能環保、安全可靠農業機械的推廣應用。
2024年報廢、更新農機625臺(套),到2027年累計報廢、更新農機3000臺(套),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0%。
科教、文旅同步更新
以提升院校教學能力為牽引,推動符合條件市屬高校、職業院校(含技工院校)和科研機構更新設備,支持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,加強生產性實訓基地項目培育,鼓勵產教融合設備配置對標先進、適當超前。
市屬高校、職業院校教育教學設備到2027年基本達到數字化、智能化水平;科研機構設備更新和信息化改造投資規模,年均增長8%,2027年較2023年增長30%以上;到2027年基礎教育學校設施設備滿足教學需要,能夠配置一批較為先進的教育教學設備,進一步提升省會基礎教育辦學水平。
以文旅場所節能降耗、強化安全生產、豐富產品業態、增強游客體驗、舊設備更新、高科技裝備替換為主要方向,2024年完成觀光車船、游樂設備、演藝設備等文旅類設備更新總投資1億元,2027年投入較2024年翻一番。
對相關文旅設施設備實施更新和技術改造、加快智慧旅游景區建設、推進文旅數字化、智慧化場應用。
推進廢棄物精細管理和有效回收
依托國家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重點城市和“無廢城市”建設,推進廢棄物精細管理和有效回收,提高廢棄物資源化和再利用水平,培育壯大廢棄物循環利用產業;推動綠色分揀中心建設,健全廢舊產品設備回收網絡,創新廢舊產品設備回收模式;加快培育二手商品交易市場,規范交易體系,完善管理模式,加快促進二手商品交易流通,向便利化規范化發展;鼓勵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龍頭骨干企業延伸產業鏈條,打造具有區域輻射能力的廢舊物資加工利用產業集聚區。
按照方案,2024年太原新增智能回收箱1000個,到2027年智能回收箱達到4500個,再生資源綠色分揀中心6個。

第十一屆國際管網展覽會于11月13-15日在武漢博覽中心舉辦,感興趣的可以加小編微信咨詢:17736718270.